找到相关内容162篇,用时3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狮吼棒喝(7)

    密乘的修法。很多汉人把整个藏传佛教称为“密宗”,这是一种极为不正确的分类及称呼,反映了他们对藏传佛教的无知。   问:修密法也可以修显宗吗?  答:要修学密法,首要件便是要具备显乘教法及...辅助,心中仍以弥陀作最终的依止对像。曾经有祖师说:“愚者修一百本尊而不能证得与一尊相应,智者一位本尊,却能成就百尊的相应!”只要你好好去专修一位本尊,在成就时自然会得到等同持所有本尊的相应,这一点...

    祈竹仁波切

    |开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0852394411.html
  • 论永明延寿的禅净兼修观

    同意。他便告别妻子,来到龙册寺,拜雪峰的弟子翠岩令参为恩师得道,一心钻研大众侍奉之事,根本不顾虑身体,他不穿绸缎衣裳,也没同时吃过两个菜。后来,他朝夕在天台山天柱峰岩下禅定,事隔90日才大功告成。据说,他修炼的时候,尺晏鸟都飞进大师的衣摆和衣领中生活了。就是以这般的专心致志,可以说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修道中。后来,他到天台山找德韶国师指导受到真传,成为法眼宗的第三祖。大师! 平! 生净土,...

    释大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1341519.html
  • 《戒学之重要性》

    其结果是大师级的人物出了不少,而开悟证果者稀若晨星。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做到戒定慧三学并重,而是偏面强调一方面,所以成功的人很少。其实,佛陀早就告诉我们,三学中的某一学,是不能引导人开悟的。...此岸,渡过生死的大海通往清净涅槃的彼岸。因此戒定慧三学成为佛教独特的修学方法。戒学是纪律的训练,定学是对思想集中注意力的训练,慧学是对内在智慧的训练。三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修行三学中的一种,而忽略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2542016.html
  • 憨山德清的入世理论与践行

    ,不经过人道修行,无法达到任何更上层的修行阶位。故无人道自然无以立佛法。但只有人道修行显然也是不够的。人道无法破除我执、去除贪欲、断灭生死。修行的最高境界无法在人道中实现。要把人道修习完成,实现...发展。早在晚明时期就已有今天“人间佛教”精神的具体实践。如明末高僧憨山德清,身处末法时代,力挽狂澜,一反明代以来由于政治原因而造成的僧人不问世事之状况,行法不离世间,一生己道业、振兴教门、扶困济民。...

    康蕾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152201.html
  • 西藏佛教的迦当派

    道。又大乘道中,假若与方便智慧不相结合,空性,就不能成佛;假若还未了达真实性义,就不可作真实的第二灌顶(秘密灌顶)和第三灌顶(慧智灌顶)。因为他特别重视业果的缘故,所以又有“业果论师”的称号。  ...次第都得到坚固定力。又亲近过得大成就的阿嚩都底巴(Avadhūtipa)七年,曾过三年明禁行。由于师长和本尊的策励,二十九岁时(1010)从金刚座大菩提寺大众部上座证加行道的戒护(...

    法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5555115.html
  • 出身名牌大学的佛门弟子:攻读精神觉醒的博士

    公路,所有的材料都要从山下一趟趟背上去,其艰辛可想而知。   即使是今天,公路也到前山的半山腰。后山诸多茅蓬的生活用品,都要从停车场背到山顶,再从后山背下去。   可能也正因为道路偏僻,这里才给隐士们留下了一点清静的空间。   终南山最美的茅蓬   从“大茅蓬”继续向下走,陆续路过几个茅蓬,但都锁着门。后来一位法师告诉记者,山上的隐士有长期居住的,也有的住几个月或者几年,然后就会去其他地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4966272.html
  • 试论杨文会佛教净土观的内容及其特征(二)

    教人舍圣道教说而净土法门?显然与《无量寿经》中所记载的弥陀四十八愿的本意相违背,照此修行又怎能往生净土?持净土门只是为了进入圣道门,通过念佛往生净土后,一切圣道会得到圆修圆证。若对初修之...  杨文会对净土真宗的批判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:  1,反对净土真宗主张净土门而全废圣教的教义   日本净土宗的基本教典是源空的《选择本愿念佛集》。源空用“圣道门”、“净土门”和“难行道”、“易行...

    杨彪、陈永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267847.html
  • 和尚家风

    如何解脱呢?办法是活着吃尽千般苦,以换取涅幸福。所以印度的和尚是苦行僧,树下一宿,僧衣一袭,托钵乞食,乃至以自残的方式缩短成佛之路。中国人重现实人生,今生,不问来世,诸多方面与佛教教义格格不入。如...入贡可追溯到周初,但说蒙顶茶最早系僧人所植便有违历史的真实。西汉乃至东汉初年,虽有少量寺院,但为引进高僧并供胡商礼佛,法律上不许国人当和尚。佛教登上蒙山不会早于东汉。“扬子江心水,蒙山顶上茶”,蒙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1571493.html
  • 对佛教与科学之关系的现象学思考

    上来加以区分的。从是否需要出家这方面来说,由于“藏教”法门所针对的“钝根菩萨”无法证得“不但空”,所以这类人可能需要彻底地出家才能获得解脱。而对于“通教”的“利根菩萨”来说,通过一定时期的出家生活,...“利根之菩萨”证得“不但空”(即中道)。所以,通教包括了“通前藏教”,“通后别圆”。所谓“通前藏教”,是针对“钝根菩萨”的情况来说的,观无生四谛,但证空理,这与前边的藏教是相同的。所谓“通后别圆”,...

    李章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64584615.html
  • 求道者的坦诚和勇气——阿姜查的修行

    因果,无善无恶,贼住于僧团中。另有一种,邪知谬解,小乘的,即谤大乘为非佛说;大乘的即排斥小乘,认为不值得学。又如六度中,某一度门,而谤其他度门。这种无惭愧僧,不但不成法器,而且破坏佛法,所以...反而勇猛精进,“”习种种“善法”──持戒、正见、多闻、离增上慢,就此能“不”再“堕恶趣”。这如从层楼堕地,而从半途中把他救济过来。  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集/‘药师经讲记’p92-95   ---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543690901.html